找到相关内容1040篇,用时1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净宗根本经典的选取

    因缘。   一节 根本经典选取的过程   净宗根本经典的选取,并非一蹴而就,经历一千余年的料简,降至晚近印光大师手中才最后定局,足证历代祖师大德的谨慎重法的态度。   东汉末年,自安世高与支... 本经内容详瞻,义理深邃,境界宏阔,自古以来,咸称净宗一经。兹将本经主要内容略标为四:   (1).因地发愿,圆成净土   释尊追溯阿弥陀佛因地发愿与大愿圆满的经过。过去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,五十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1162468.html
  • 法藏的圆顿思想

    法藏的圆顿思想  一节 法藏的教相论  贤首法藏之判教,可分作两大类,一为“宗”,一为“教”,由宗门来看,有起信论义记的四宗说,和五教章的十宗说。“宗门”是纯就义理的型态来作划分的,“教门”的判...内涵,所以佛说化法四教皆可有顿说之仪。法藏的顿教则是一离言绝虑,顿显真如的法门,始终二教的次第阶梯,于本教中以顿悟全修的方式展现。修行的目的在于证悟,而证悟只有悟或不悟之分,并无阶位次之别,一旦证悟即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35762655.html
  • 唐至宋初的达摩传记

    定是非论》和《南阳和上问答杂征义》。   [2]详见拙著《唐五代禅宗史》第九章一节〈禅宗灯史‘宝林传’〉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1999年。   [3]关于梁武帝菩提达摩碑...此后二十年间陆续有所增补,达四十卷,共有正传498人,附见229人。菩提达摩传载于十六卷〈习禅初〉之中。   (二)唐净觉《楞伽师资记》   净觉(683-?)先后师事弘忍弟子神秀和玄赜,在玄赜...

    杨曾文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42063253.html
  • 《坛经校释》订补

    呈心偈,欲求于法。”(页一二)案,末句“欲求于法”之“于”当校作“衣”。此敦煌写本《坛经》中,“于”、“依”、“衣”三字通借例极伙。如一节“递相传授,有所依约”(页一),“依”原作“于”,《校释》已做...“兼受(同授)无相戒”(“戒”字当属上读)应与上文相连,而不能冠于法海头上。《坛经》正文开头即说:“惠能大师于大梵寺讲堂中升高座,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,授无相戒。”(页一)(二三)节又云:“今既忏悔已...

    邓文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2863987.html
  • 禅与园林风格的演变(2)

    月录》卷五),“参学之流,远迩辐凑”(《全唐文》卷八百六十九陆元浩  从一节的分析中可以看出,禅宗与印度佛教越来越拉开了距离。与纯粹的宗教哲学和宗教体验不同,禅宗的观念和禅悟的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是指向...作为儒家经世致用的人世精神的补充,禅的精神始终是士大夫内心天地的重要支柱,“成为他们闲暇时表示高雅淡泊的一种手段,失意时使心理平衡的一种自我安慰”(葛兆光(禅宗与中国文化》78页)。  士大夫心理结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05564017.html
  • 周叔迦:八宗概要(1)

    流传久已丧失其真义。使真正佛教徒久远以来就有形存而实亡之叹。自解放以后,推翻了剥削阶级的统治,建立了人民政权,佛教徒在党和政府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光辉照耀下,才有昭苏之望。   第一章中观宗  一节 略 史  中观宗是在印度发展起来的大乘佛教的一派,传到中国来成为三论师或三论宗。约当佛灭后七百年时,就是中国东汉中叶,公元二世纪初,龙树菩萨最初在印度依据大乘诸经,特别是《般若经》,建立了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04464550.html
  • 本生经的起源及其开展(3)

    法师着《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》(页一一一0——一一一一)。  第五章菩萨思想的起源、发达与本生谈的关系  一节菩萨名词释义  一提到菩萨,大家不是想到手持净瓶,千处祈求千处应的大悲观世音菩萨,就是...慧日讲堂出版,高楠顺次郎着,演培法师翻译)  第六章本生经中的特殊思想  一节授记思想的产生  授记,梵Vyakarana,又作受记、记说、记别等,古人音译为和伽罗那、弊伽兰陀等。Vyakarana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2164809.html
  • 王恩洋:佛学通论(3)

    本篇法相名义,依据《唯识》和《杂集》等论解释,但亦有就通俗用语和自意作解处,有不正确处,敬待评证。  第三章 主宰、神、我之  破遣  一节我的意义和种类  佛言“一切法无我。”何谓我?  《...释百法竟。  五、善染根本  在五蕴中已知道一切有情由根境相接有认识生,最初起觉,同时有受,由想解了,由行反应,生起行为。由解了有正确不正确的不同,由行为有成功与失败的差异,于是结果不同,因而又生起二度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2564813.html
  • 龟兹毘卢遮那佛

    。诸如此类不符佛典的创造比比皆是。无怪乎《中国密教史》的著者吕建福批评赵智风没有得到密宗遗法的传承。金刚界曼陀罗极不规范,将密宗的大毗卢遮那佛与显教华严宗的毗卢佛混为一谈(五章一节440页)。不过...彩色。见戴藩豫在20世纪40年代写的《中国佛教美术史小记》80页,有描骨法,必有相对之“没骨法”,不过用的极少罢了。笔者在《库木吐喇石窟寺的净土变壁画》一文中认为13窟中的壁画的绘法为“没骨法”,见...

    刘松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4264831.html
  • 释藏青:中国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概况(1)

    ,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  一节 佛教的创始和西典东来 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五、六世纪的古印度,创始人是释迦牟尼。佛教在向印度各地和亚洲一些国家的传播过程中不断壮大发展。约在东汉...佛教,并在古印度本土传教四十于年。在释迦生年,他的佛学说并没有整理成该文。释迦牟尼涅槃后,他的弟子为了继承他的事业,开始以集体忆诵、讨论的方法收集他的言论{佛教称为结集},形成了一批佛经,这就是三藏{...

    释藏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1865207.html